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最后都要“归零”?

2016-10-19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

慈诚罗珠堪布唯一身份证实名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


为什么最后都要“归零”?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q0337bx21nw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《万法归一 一法归零》8


相关法义摘要


五蕴的最后一个,是“识蕴”。所谓“识”,就是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和意识。从意识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,在我们思维的时候,意识是通过自己的本能去思维的,在一般情况下,它不需要物质的帮助。


意识是一个综合的名称,可以分为三种:第一个,是阿赖耶识;第二个,是末那识,即我执,也称烦恼识或者染污意识;第三个,是能思维的意识。



比如:当我们把一栋楼分解到心的本性光明以后,是否意味着这栋楼房的现象也不存在了呢?并非如此。尽管被我们分解了,但房子还是依然如故地存在着的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上面我们通过观察,知道不仅是这栋房子,包括组成这栋房子的微小粒子都不存在,但为何它还在我的眼前出现呢?这就是“空即是色”。佛教所说的“空”,是除了物质以外并不存在的。物质就是空,空就是物质。



这样观察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?

我们不是要在思维以后,就让这栋楼房不存在,就让眼睛看不见楼房,而是要获得一种胜利。什么样的胜利呢?就是跟自己的执著决斗所取得的胜利。

什么执著呢?以前我们认为,房子就是房子,物质就是物质,都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,实实在在的东西,从来没有想过这都是虚幻的。


——本节文字详见《慧灯之光五》

未完待续


往期回顾to review



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有助于了解空性

缘起不是造物主创造的

在饶益众生的时候需要观察

颜色、形状导致的烦恼

我们从未见过世界的真相


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

 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